在今年国际机场理事会(ACI)亚太地区分会公布的2022年度绿色机场表彰项目获奖名单上,首都机场凭借“绿色装配式建筑的应用——零耗能塔台休息室”项目,荣获5000万量级以上类别银奖。此次绿色机场表彰项目的主题为“碳管理”,共有来自亚太和中东地区的12个机场因在碳减排领域的优秀实践而获奖。ACI亚太地区分会在其网站上介绍了部分机场的相关实践。
中国香港国际机场
在2022年度绿色机场表彰项目中,香港国际机场凭借冷气预调系统获得5000万量级以上类别白金奖的最高荣誉。冷气预调系统由香港机场管理局、中华电力有限公司及香港天文台合作研发,2021年首次在1号航站楼投用。该系统每小时收集旅客流量以及气温、湿度、日照强度、云量、风速、风向等天气数据,每半小时收集香港机场用电量数据,并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未来24小时航站楼所需制冷量,再相应调节冷气量,系统预测准确率高达90%,既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也能保证旅客的体感舒适度。据统计,该系统每年可节省约170万千瓦时电力,约占制冷机组总能耗的4%,碳减排量可达630吨。
香港机场是全球首个采用此类制冷需求预测模型系统的机场,该系统也是机场多方协同、运用先进科技实践碳管理的最佳例证。由于安装冷气预调系统不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且初始投资成本相对较低,香港机场计划在其他航站楼应用该系统。
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
新加坡樟宜机场通过优化航站楼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设备(AHU),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碳减排。AHU是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关键部件,安装有换气风扇,可将室外的新鲜空气经过过滤和集中冷却送至航站楼内。樟宜机场工程团队通过对空调系统的定期巡检发现,与传统交流风扇相比,电子换向风扇(EC风扇)效率更高,更不易受单点故障影响且更易于维保。此外,传统的交流风扇占用空间较大,产生的气流不均匀;而EC风扇使用的组件和材料较少,仅需交流风扇一半的空间,而且产生的气流均匀,气流量比传统风扇大15%,能源消耗却比传统风扇低25%。
樟宜机场最初于2020年在3号航站楼的7台AHU中试安装了EC风扇,因为效果良好,之后又在1号、2号和3号航站楼全面推广使用。迄今为止,共安装了48台EC风扇,冷气可覆盖至中转区的高顶区域和机场快轨站台。
巴林国际机场
机场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电力消耗。巴林国际机场将减排工作的重点放在提升建筑环境性能上从而减少用电量,2021年1月投用的巴林机场新航站楼就是最佳例证。
新航站楼工程项目总投资11亿美元,占地面积20.1万平方米,每年可接待旅客1400万人次。新航站楼获得了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LEED)金级认证,是巴林最大的绿色建筑。航站楼采用了建筑管理系统(BMS),可根据暖通系统、照明系统等需求变化控制相关设备。航站楼的一体化遮阳方案适用于所有季节和不同方向的外立面,高效的冷却系统可实现23%的能源回收。
此外,航站楼的建筑围护结构气密性高,建筑材料热透射率较低,避免了潜在的热桥效应。巴林机场新航站楼与传统航站楼相比,可减少25%以上的能源消耗,相当于每年减少1.26万吨二氧化碳。
阿联酋沙迦国际机场
阿联酋沙迦国际机场拥有ACI机场碳认证计划的3+级碳中和认证,是获得碳中和认证的首个海合会国家机场、第二个中东地区机场。沙迦机场于2016年制订了碳管理计划,并开展了能源审计。根据审计结果,机场75%的直接碳排放来自电力消耗,28%的能耗用于照明系统。沙迦机场因此实施了一系列能源优化改造项目,其中包括更换占能耗主要份额的照明和制冷系统。
自2017年起,沙迦机场相继实施了40多个照明系统更换项目,使用最新的节能LED光源替换原有的卤素灯和荧光灯,其中货站照明项目是最为成功的项目,每年可节电61.78万千瓦时,实现碳减排263吨。货站照明项目不仅减少了能源消耗,还将照明覆盖范围扩大至货站内5个额外区域,照明亮度平均提高了一倍以上。
沙迦机场于2017年~2020年实施的一系列能源优化项目,使机场能耗从2017年的4789.4万千瓦时减至2020年的3917.4万千瓦时,碳排放量从3.24万吨减至1.67万吨。
(首都机场股份公司 周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