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连接内外;信息,打通壁垒;数据,记录发展。
在“中国第一国门”,一条条航线纵横全球,架起互联的桥梁;一项项数据互通共享,汇成航班信息流的源头——在首都机场股份公司运行控制中心大厅的数据信息席位,每天都有成百上千条航班信息从这里送出,如源头之水奔流向各方。这里的工作24小时不停歇、不间断,以幕后信息的畅通,保障前方交通的畅行,用精准的数据助力首都机场高效运行,为民航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交流之窗“强服务”
《“十四五”航空运输旅客服务专项规划》提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首都机场数据信息席位始终把“人民群众获得出行的最大便利”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以信息共享打开交流之窗,为旅客提供舒心、温情的服务保障。
今年1月23日,农历正月初二,北京迎来兔年首场降雪。受降雪影响,首都机场需要对150多架次航班进行航空器除冰作业。为了方便旅客实时掌握航班运行信息,数据信息席位轮流与空管、航空公司进行沟通,采用“班班盯”的方式,实时向机场航显、广播和App等系统发送航班信息,信息多达数万条,透过屏幕为旅客提供贴心的服务。当日,在数据信息席位与各相关单位的通力协作下,首都机场顺利完成所有航空器的除冰工作,成功保障了5万余名旅客顺畅出行。
正如数据信息席位业务人员徐兆祥所说:“数据信息席位最突出的两个特征就是准确性和及时性。”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理念,是每一名民航人的基本职责。当前,首都机场日均航班量破千,上下站预计时间、实际时间、机号机型变更等航班动态一天可达几十万条。作为首都机场数据信息的“护航员”,数据信息席位每日与70多家航企对接,为旅客提供及时、准确、友好的信息。
联动之桥“强保障”
首都机场的运行保障不是一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各层级、各部门的“大合唱”,而数据信息席位就是“大合唱”中关键“曲谱”的提供者。作为机场管理机构的重要一部分,数据信息席位架设了航空公司与地面服务保障等多家驻场单位协同联动的桥梁,发挥着凝聚各方共识、汇聚各方力量的重要作用。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首个春运,首都机场迎来国内旅客返乡、探亲及旅游客流高峰,而疫情的冲击使各单位在短时间内难以配备充足的保障力量。为使首都机场各保障单位精准掌握未来航班运行和旅客情况,提前进行资源配置,数据信息席位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航班信息,并进行航班、旅客数据预测,同时将相关信息及时通报给各保障单位。春运期间,数据信息席位累计向30多家保障单位发布了20万余条预测数据,为3.37万架次航班和441.08万人次旅客的顺畅通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大背景下,首都机场强化与航空公司尤其是主基地航企的战略协同和运营协商,共同打造高品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航空枢纽。数据信息席位以航班信息作为联通各部门的桥梁,整合力量、整合资源、打破数据壁垒,使各方保持上下联动、高度协作、同向发力,保证“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坚决实现“确保安全、优质服务、进出顺畅”的民航保障目标。
决策之书“强建设”
作为首都机场的信息源头,数据信息席位为民航局、北京市联防联控前方指挥部等上级单位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支撑,也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疫情防控期间,首都机场多措并举开展防疫工作,数据信息席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积极配合前方指挥部提升疫情应对处置能力。为便于前方指挥部制订保障方案,全链条做好外防输入工作,数据信息席位每天提供相关航班计划的准确信息。
彼时,受疫情影响,各航空公司无论是对接人还是航班计划执行情况均不稳定,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为了保障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数据信息席位工作人员每日至少要与各航企沟通50余次,才能完成航班计划信息的报送工作。
此外,数据信息席位还必须实时关注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变化情况。在疫情高峰期,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有几百个,数据信息席位工作人员需要一个个航班进行核对,提前一天汇总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进京航班信息,为前方指挥部作出合理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助力打赢首都疫情防控阻击战。
除了疫情相关信息报送,在机场日常运行中,一线数据既是做好航空客流、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基础,也是实现机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数据信息席位高度重视数据报送工作,严把数据质量源头关,定期与交通运输部、民航局、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海关、前方指挥部等单位和部门开展信息交互和业务往来,为相关单位和部门作出合理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民航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做好民航工作事关“国之大者”。首都机场数据信息席位积极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宗旨,以“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的心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定维护好机场运控数据信息,保障首都机场蓬勃发展的源源动力,用奔腾的数据“活水”丰盈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的壮丽版图。
(首都机场股份公司 杨茗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