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路微 陈娜
近日,首都机场“北斗星”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被命名为第四批全国民航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该工作室创建于2015年,长期以来致力于首都机场“四型机场”标杆建设,在飞行区FOD治理、特种车辆改良、维保技术革新、旅客登机桥及配套设施管理、新能源车辆及充电桩管理等多个专业领域积极进行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基层创新工作名副其实的启明星。
此前,凝聚首都机场新老飞行区人宝贵经验与智慧的“北斗星”创新工作室荣获全国QC成果发表赛三等奖以及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解决了首都机场飞行区基层运维的实际问题。工作室发表的《提高跑道道面除胶效果可行性研究》《飞行区道面表面碎石颗粒量过大的成因及对策》《机场跑道应急抢修模式的研究与探讨》等多篇论文,实现了基层创新研究成果的有效推广。
多措并举 夯实安全根基
安全是首都机场运行保障中亘古不变的主题。随着民航业的不断发展,飞行区场内运行环境日趋复杂,守住“安全命门”成了一项重大考验。
为了确保场内运行安全,多项安全举措应运而生。登机桥液压升降监测系统及登机桥激光防撞系统,在助力登机桥自身运行安全的同时也为航空器保障作业提供了防撞预警。电动车辆及充电桩安全运行管理平台,一方面实现了充电设施安全状态数据、运营收费数据、维护维保数据的监控管理;另一方面对电动车辆位置信息、电池状态信息、运行异常信息进行实时监控。飞行区阵风监测系统,实现针对飞行区特定区域的大风预警功能。与中科院开展合作,将基于闪电定位的雷电预警系统引入首都机场,可对雷电进行精准预警及分析,有效提高首都机场雷雨天气保障运行效率,提升作业人员和旅客安全性。开展“降低飞行区道面碎石量”课题研究,形成一套完整的道面病害维护方案,实现道面碎石同期降低80%以上。推动FOD探测系统落地应用,在保障跑道安全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现场运行效率。
低碳高效 共建绿色国门
为助力首都机场绿色机场建设,飞行区内的节能减排力度不断加大。在倡导场内普及电动车辆的同时,在航空器节能减排上下功夫也成了“北斗星”创新工作室的主要研究方向。
考虑波音787对电能质量要求极高、原有设备无法满足飞机应用要求的实际,工作室通过电能质量分析仪等专业设备开展了大量的地面电源功能测试及数据积累工作,针对波音787机型开展专项技术研发,一举解决相关难题,为其在首都机场安全高效地应用地面电源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引入储能式APU替代设施及储能式充电桩的研究中,“北斗星”创新工作室创新利用航班间隙的空闲电力容量,进行小功率储能,在运行阶段,借助智能电力分配系统及储能系统,大功率进行输出,在电力容量有限的情况下,这种方式有效提高了APU替代设施和充电设施的配置率。
科技赋能 迎接智慧未来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民航业正努力探索智慧发展之路。除了旅客日常接触较多的航站楼智能化设备,在机场的飞行区内,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等也正以迅猛的发展态势走在智慧机场建设的道路上。
工作室研发的APU替代设施计量系统,解决了原有APU替代设施依据廊桥对接时间计费误差较大、远机位APU替代设施后续计费困难等问题;自主研发的新型道面切割机——圆形切割机,既有效降低修补面二次破损率和维修成本,还可显著提高道面修补效率;创新的“碎片化”维保模式,对航空器滑行间隙进行分析,实现了维保效率的提升和修补面寿命的延长;“轮迹带‘大板夹小板’全厚度换板”与“轮迹带沥青混凝土连续摊铺”新型施工技术,解决了道面板块结构性病害;全新的“110”式除雪车辆报修管理模式,用“总台指挥,分组处理”的方式进行管理,提高除雪车的报修效率;侧置航空器位置识别技术路线,实现航空器位置的准确识别并提供指引入位;优化推进航空器除冰电子化流程落地,实现航空器除冰流程电子化和全动态跟踪,显著提高现场运行效率。一系列接地气、务实效的创新举措应运而生,让基层创新为智慧机场建设贡献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资源匹配 打造人文机场
多年来,首都机场始终坚持践行“真情服务”理念,为旅客提供无微不至的出行体验。然而在雨、雪、霾等恶劣天气下,当旅客需要前往远机位乘机时,其出行体验将大打折扣。
为解决这一难题,“北斗星”创新工作室推动建成了国内首批远机位登机桥,并于2019年7月投用。这些登机桥的投用,实现了远机位旅客全过程“封闭式”保障,极大地改善了远机位旅客乘机环境,同时充分考虑特殊人群上下客梯车的实际困难,实现了旅客从出舱门、到廊桥、上摆渡车的无缝对接,既缩短了远机位的上下客时间,也减轻了高峰时段客梯车的运行压力,保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北斗星”创新工作室以“四型机场”标杆建设为主线,落实科技创新理念,不断研究并推广新课题、新产品、新技术,未来还将在首都机场跑道表面状况评估与报告项目、查道车视频监控系统引入、场道除雪指挥调度系统研发应用、APU替代设施安全运营管理平台搭建等研究课题上进行持续深入地探索。工作室将以更加专业的管理水准和过硬的技术本领,持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首都机场持续安全运行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