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机场围界的阻隔,机场飞行区内的草、虫、鼠、鸟等生物会组成具有代表性的食物网,并形成相互依存、相对独立的草原生态系统。为确保机场运行的绝对安全,首都机场飞行区基于生态治理理念,积极倡导“定制服务”与“精准施策”相结合的源头治理工作,在600万平方米的草坪上掀起了一场具备“长效机制”的“治理革命”。
定制服务
实现“草—虫”治理精准化
在机场飞行区这个生态系统中,大面积草本植物作为初级生产者,是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近年来,首都机场鸟击事件指标呈逐年下降趋势,与其有效控制场内草本植物的相关举措密不可分。
为做好治理工作,首都机场坚持全面开展鸟情及生态环境调研,并据此系统指导生态环境源头治理相关工作。经过多年的调研分析、数据累积,首都机场将草坪作为环境治理第一现场,积极控制草高和虫情,推进现场工作定制化、长效化。
在草高控制方面,首都机场飞行区聚焦分区治理机制,结合草坪生长周期与草坪地理位置,将600万平方米的土质区划分为核心区、重点区及普通区,并对各区域实施网格化管理,分级分类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确保草坪治理精准化、可视化。
在虫情控制方面,首都机场飞行区瞄准定制化服务,参考不同时期虫类种类及其不同时期成长特性,聘请北京林业大学专家入场实地调研“开药方”,根据虫情状态动态调整药剂配方和配比,实现“因虫制宜”与“药到虫除”。
生态治理要久久为功。首都机场动态调整方案,为了实时掌握草高和虫情控制的反馈结果,于每年1月、6月、7月及9月完成常态化环境调研工作的同时,在本场选定6个具有代表性的鸟情监测点位,并以监测结果趋势分析为主要考量依据,组织开展加强版环境调研工作,持续从根源干预食物链,减少鸟类食物来源。
精准施策
实现“人—机”作业最优化
夏季到来,草高控制刻不容缓。为进一步提高割草作业效率,首都机场打出有效的治理“组合拳”,全力提高现场割收草作业效率。
首先是突出编队作业流畅性。编队作业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首都机场飞行区在草高控制方面采用割收一体编队作业,在高效完成特定区域割草作业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草籽和碎草遗留,控制昆虫滋生源头与食植性鸟类食物源,进一步减少碎草堆积腐化造成的二次污染。
其次是强化人机协作灵活性。根据不同维度,首都机场将现场割收草作业分为人工、机械、独立、协同等模式,积极引入“割草临时工”、单人作业割草机、手推式收割一体机等新型作业手段,基于不同天气、不同时段、不同位置的现场作业需求,灵活高效组合各种作业方式,全力提高现场割收草作业效率。
最后是增强喷药灭虫的有效性。虫情控制工作与草高控制工作相辅相成,在割收草作业的同时开展喷药灭虫作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割收草作业效率的提升对喷药灭虫作业的开展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定制的药方需要配合性能强大的设备才能发挥出全部功效,首都机场积极引进高性能雾炮打药车,不仅将单位喷药量和作业效率都提高至以往的4倍—5倍,而且具备了土质区外作业能力,解决了雨季停航区打药难问题,实现了“草—虫”防控双提升。
落实长效
实现生态环境“根本改善”
早在2012年,首都机场即推动开展了草种优化研究工作。经过一番调研、试验和对比分析,其最终选定了野牛草作为飞行区换新草种。野牛草具有不易结草籽、植株低矮、不易吸引昆虫等优势,能够帮助减少鸟类在飞行区草坪上的藏匿与栖息。
近年来,首都机场通过不断努力,持续推动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于2018年正式启动草种优化工作,并于2019年最终确定适合本场的改良方案,并稳步推进种植计划。2020年首都机场利用西跑道大修窗口期,集中开展跑道核心区野牛草种植工作,种植面积达11万平方米,使该区域草种结构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2021年,首都机场继续深耕跑道核心区域野牛草种植工作,实现脱离道及跑道道肩野牛草种植覆盖率超过80%,基本完成飞行区的草种改良工作。
种植野牛草为首都机场生态治理建立了长效机制。种植野牛草后,还能够减少每年割草、打药的频次,同时,进一步降低现场作业对跑道停航的依赖性,提高整体割草作业效率。以西跑道西侧为例,该区域野牛草种植面积约13万平方米,2022年西跑道西侧停航区割收草效率较去年提升达50%,草种优化效果初见成效,从“根本”上起到治理效果。
(首都机场股份公司 徐静、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