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睿馨
在首都机场,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以“助力超大型机场机坪管制的安全、顺畅运行”为宗旨;致力于不断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深入推进新技术的研究应用,持续发挥科技创新在机场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他们就是——彭莉鲜创新工作室。
思维创新,筑牢管制基础
2017年,在全国民航深化改革进程中,机坪管制接收业务迅速发展。首都机场机坪管制接收工作面临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的难题,“彭莉鲜创新工作室”于此时应运而生。工作室及时对接民航发展新思路,快速推进机坪管制移交工作。在上级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助力完成《首都机场航空器机坪管制移交工作方案》《北京首都机场西区机坪管制移交安全评估》等项目,并制定了《机坪管制岗位工作手册》等机坪管制运行规则,明确了由理论——模拟机——岗位见习——观察期考评组成的人才培养流程,逐步解决了机坪管制接收过程面临的人员管理、场地配置、制度制定等问题,快速推动机坪管制业务的顺利接收。
技术创新,引领管制未来
“研究多动脑,空防少跑腿”。工作室成立五年来,紧密结合岗位实际,先后开展了课题研究、流程优化、科技项目及管理创新等工作。
借助首都机场机坪管制业务新平台,工作室联合运行控制中心指挥协调、资源分配、数据管理等相关专业人才,协同完成了《基于航班使用跑道的资源分配优化研究》等课题研究,使首都机场早出港航班平均正常率较往年同期提升10.2个百分点,同时针对航班出港程序与使用跑道匹配性的研究,为停机位分配提出合理化建议,既减少了飞机滑行冲突与等待时长,又使早出港航班滑行时间平均缩短了5分钟。2020年,首都机坪管制实现独立运行后,为进一步提升航空器运行效率、增强旅客满意度,工作室成立“临界航班挽救项目组”,开展专项研究工作,制定《机坪管制临界航班挽救程序》,助力首都机场航班正常性的逐年攀升。
为提升首都机场机坪运行安全与效率,工作室积极推动全景拼接系统等创新技术的投入使用,实现超大型机场机坪区域的全视频覆盖。同时开展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超大型机场远程虚拟机坪塔台技术研究》科技项目工作,运用全景增强监视技术,开发三维虚拟等系统,推动机坪管制的智慧运行。
管理创新,促进管制发展
工作室带头人彭莉鲜,2011年进入首都机场股份公司运行控制中心工作,现任机坪管制运行主管,积极投身于机坪管制岗位业务的筹备与运行中。有人说,铿锵玫瑰绽放的背后是长时间的执着与坚守。多年来,她严格要求自己,扎根基层不断提升整体业务水平,用自己的切身付出展示巾帼不让须眉的担当,用专业敬业的职业精神赋予“美”更有意义的含义。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工作室目前共有成员21名,涉及运行指挥、资源分配、机坪管制等一线专业人员,组成管制业务优化、空地平台搭建、资源匹配优化、智慧管制研究等四个课题小组。
随着机坪管制队伍的不断壮大,为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全面培养管制员综合能力,工作室创新开展机坪管制班组建设工作,推动形成“起航班组”“云祥班组”“极星班组”“坪安班组”四个班组独立成长、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同时组织各班组以集团公司“四型”班组、股份公司“星级”班组评选要求为准绳,以“安全型”班组创建为主导,先后开展文化建设、制度建设、“6S现场管理”等班组管理工作,目前四个班组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荣获公司“五星班组”“优秀安全班组”等荣誉。工作室还不断搭建完善管制员风采展示平台,组织“我畅想的管制未来”演讲比赛等活动,逐步增强管制员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集体意识,切实提高机坪整体业务水平和能力素养,为机场运行管理质量的提升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