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去中国服务大厦员工食堂的人,稍微留心一下,一定会发现每到饭点儿,食堂入口处总会有个高瘦的身影,用略带严肃的眼神观察着食堂内的情况,并时不时和身边的食堂工作人员嘱咐着什么。他,就是首都机场股份公司行政事务部负责服务大厦员工食堂管理工作的马猛,同事们经常亲切地叫他“食堂总管”。
目前,服务大厦员工食堂保障着20多家单位的员工就餐,平均每天保障用餐人数达3000余人次。保证每个用餐的人吃得安全舒心,一直是马猛最在意的事情。
新年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食堂更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此时,马猛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细心:为战“疫”赢得时间
“自2020年1月1日起华南海鲜市场关闭”,看到这一敏感信息,经历过2003年“非典”考验的马猛立刻绷紧了神经,第一时间强化了食堂原材料进货管理工作。服务大厦食堂从2020年1月2日起,肉类、禽类和海鲜类产品的检验检疫证书在专人专项管理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复核环节,从食材源头把控,确保食品安全万无一失。
1月23日,武汉封城,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马猛立即作出预判:疫情防控关键在于个人防护和防止人员交叉感染。针对食堂的实际情况,他立刻采取相应措施:一方面,加快物资储备,提前抢购一次性餐具58500套,为后续食堂由自取餐调整为盒餐做足准备;另一方面,加强人员管控,在防护用品紧缺的日子,在公司技术采购部的大力支持下,他为食堂工作人员积极联系采购1200套个人防护用品以及3套测温设备等防疫物资。
马猛还第一时间要求食堂采取用餐人员、工作人员体温检测,异动情况报备等措施,以便更准确地掌握信息。随着后续疫情形势的不断变化,防控举措持续升级,马猛的“先见之明”为疫情防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用心:成就大家的安心
1月25日,服务大厦食堂打响了用餐人员测量体温的“第一枪”。为了确保大家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用餐安全,赶在2月3日春节假期结束前完成信息传达和相关就餐举措的宣贯,马猛加班加点制作了《关于共同做好中国服务大厦食堂员工健康就餐的倡议书》和《中国服务大厦食堂疫情期间安全用餐须知》,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面向所有服务大厦所有用餐单位广而告之。他还提出通过组织各单位电话团购订餐的方式,有效减少食堂区域的人员聚集。
所有的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服务大厦员工食堂进行了多轮次的流程优化和餐食调整,累计开展防控举措70余项:从测温仪的点位设置到员工购餐的餐线规划;从一次性碗筷配备,到为洗手间配置的洗涤剂;从排队区域的“一米线”,到“无接触”刷饭卡的小窍门……几乎每一项措施是马猛反复思考、反复测试后,找出的较为可行的疫情防控方案。
“我们的主食厨房真是太赞了,蔬菜、水果、主食、卤制品一应俱全,不用胆战心惊地去外面的超市采购了!”被员工纷纷点赞的主食厨房为员工们设置的可购置多项食品的“增值服务”,这也是马猛带领食堂管理团队“急员工之所急、想员工之所想”,推出的惠民措施之一。
疫情防控期间,蔬菜进货渠道非常有限,但是马猛依然坚持高标准,“不仅蔬菜要新鲜,运输和销售流程也必须符合疫情防控的消毒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放心让员工采购”。通过多方协调和综合考察,他最终选定距离首都机场不远的石门蔬菜批发市场作为进货渠道,使主食厨房上架的蔬菜品种从最初的四五种、增加到十几种,同步增加了主食和卤制品的供应种类和数量,尽最大能力满足员工一站式购买需求,有效规避员工需外出购物的风险。
除此之外,马猛还带领食堂团队用心设计菜单,增加了银耳汤、木耳等润肺利咽的菜品,守护员工健康。
决心:鼓舞大家的信心
“爸爸,做好防护,注意安全!”
“好的,你和妈妈放心吧!”
每当听到电话里孩子的嘱咐,马猛都是会心一笑,然后就匆匆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其实,大家或许不知道,这位从大年初六到正月十九连续工作15天、每天忙到飞起的“食堂总管”,刚刚于去年年底做了一台历时6个小时的大手术。尚在恢复阶段的他,每周都需要进行2至3次康复治疗。但是,为了保障所有员工的用餐安全,他选择和同事们并肩奋战在食堂。
截至3月31日,食堂共保障用餐人数64424人次,保障地点除了服务大厦所有单位外,还包括了首都机场T3-D处置专区、运控会商室以及除冰雪等应急保障任务用餐14005人次,成为首都机场疫情防控工作的坚强保障。
有同事问马猛:“你自己还是个需要多休养的人,干嘛这么拼?”马猛质朴地回答:“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比起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我这点儿付出算不了什么。”他是这样说的,也正是这样做的。
(作者: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