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飞行区管理部全体党员、员工团结一致,冲锋在前、以身作则,充分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以英勇向前、不惧困难的干劲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生动诠释了飞行区 “关键时刻不掉链子“的大局观和行为导向;其中涌现出众多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优秀员工典型。
勇于担当 冲锋在前 筑牢防疫后方防线
2020年春节前的最后一天,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还未完全冲淡即将到来的年味,再次检查确认了部门办公场所所有电源全部关闭后,综办主任陈慕华回到工位上开始了又一轮的工作。
“您好,我再和您确认下模块出京人员的信息”
“好的,请一定叮嘱大家做好防护”
梳理完人员信息后,考虑到飞行区一线值班人员假期防护用品恐有缺口,他又马不停蹄联系职能部门、各供应商单位,想尽办法筹集口罩、消毒剂等等。晚上七点,两千个口罩基本有了眉目,陈慕华终于松了一口气。
过了节,按照公司要求,部门开始实施AB班轮值工作模式。作为飞行区的“大管家”,从初五开始,陈慕华和其他关键岗位的人员一起,随时守在飞行区一线。T3-D楼改造为国际进港航班停靠专区后,原在此区域办公的一百余人如何安置是个大的难题,搬离方案确认后,陈慕华迅速协调各方资源,确保相关模块快速撤离、安置妥当。
作为一名一线运行经验丰富的飞行区人,部门在配合公司部署、落实各项关键防控措施中,他都全程参与其中,全心投入,高效完成。作为一名老党员,在一线保障压力增大,工作吃紧的时候,他主动加入到党员突击队中,积极参与到一线运行值班和国际旅客转运车辆的引导,充分发挥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迎难而上 善破难题 保障运行大显身手
国际疫情来势汹汹,首都机场作为重要的口岸机场,是落实“外防输入”要求的重要门户。身为安全与规划模块负责人的陈鑫,带着兄弟们没日没夜泡在现场,千方百计地深挖机位资源,没日没夜地做现场测试。用陈鑫的话讲,“这是政治任务,不讲条件,必须争分夺秒,而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随着首都机场将T3-D改造为国际进港航班停靠专区,国际进港航班的增加使得T3-D处置专区附近的宽体机位资源出现紧缺。从作出决定到开始运行,时间不足24小时,留给陈鑫的时间十分紧张。T3-D附近机位以C类居多,而国际航班所用的都是宽体客机,经过反复测量与论证,陈鑫带着团队确定了将其中8个C类机位改作2个E类和2个F类机位的方案,然后马不停蹄,连夜施工,终于在次日03:00机位划设完毕。04:00,首架航班成功入位,这项争分夺秒的“战役”终获胜利。
除此之外,陈鑫常说的“多想一步”也是做好运行服务的关键。3月23日起,由国际进港航班要求统一停靠远机位,由于疫情原因导致航班保障信息的不确定性,93坪现有的机位条件能否满足航班保障要求还未知。为了避免航班集中进港时机位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为可能到来的航班高峰留足资源裕度,陈鑫带着他的团队再次逐个评估现有机位情况,最终在95坪挖掘出4个E类机位作为备用。谈及此事时,陈鑫只是说“尽职尽责而已”。
无私奉献 大局为重 逆行身影彰显力量
作为疫情防控的最前线,飞行区逆行者的身影有很多;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只要党有号召,飞行区全员上阵,没有一人临阵退缩。战役打响数十天来,三百余名飞行区人始终牢牢坚守岗位,全心全意践行着身为飞行区人 “平常日子坚守岗位,关键时刻不掉链子”的责任与担当,疫情面前勇往直前,默默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月底号称北京十余年最大的降雪,作为上一年度跑道区域除雪总指挥,尚在颈椎术后康复中的场道管理技师李德军,准时到达备勤现场,带着护颈的他,神情严肃的看着监控镜头的画面,时不时给出一些安全建议。3月21日,由日本飞往北京首停呼和浩特机场预检,之后随同机十余名乘客抵京的航班中,于姐的儿子就是机组人员之一,儿子到达隔离点向她报平安时,她也只是叮嘱儿子要多观察,先隔离,千万不能掉以轻心。类似的情况还有机坪管理模块助理宋路微,她先生作为一名国航飞行员,接到通知紧急前往天津执飞技术经停航班,她自己则密切配合地面保障人员及时掌握航班动态,为提前做好保障准备积极创造条件。当天晚上,当先生执飞的航班载着旅客安全抵达首都机场时,宋路微因为尚处于隔离期,没法到单位迎接,只能委托同事远远的拍一张照片。
他们作为民航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打赢防疫阻击战做着努力,因为尽职尽责显得可敬,又因为平凡更显得可爱。